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傣医药基础理论的整理及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7日

针对傣医学研究中傣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宏观层面的系统整理、基础性理论问题的内涵缺乏研究深度、基本概念及名词术语的界定和阐释不规范、重药轻医、理论与临床脱节等问题,本课题以傣医学发展的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以及自然观、疾病观、诊疗观等为切入点,结合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前中后三期同步交叉文献整理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方案。在二级实地调查方面,采用主客观多元设计,以控制文化及理论研究中易出现的主观化与机械模式化两极偏移的情况。全面系统、规范的对傣医药理论进行了整理,并开展了多样化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009年云南省科技厅成果奖励办对本课题进行鉴定认为:本课题在傣医药基础理论的整理研究成果充实了傣医药学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为继承发展傣医药、建立傣医药学学科及创新傣医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对完善傣医药学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傣医药学教育体系及傣药的深入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傣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的主要成果:
    1.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进行了系统集成研究,挖掘整理出傣医药学科的核心理论及基础与临床的内在联系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我国首套傣医药本科规划教材。
    2.在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和总结临床经验基础上,首次提出以“未病先解,先解后治,同解同治”为核心的 “雅解”理论,并进行了初步的科学验证。
    3.首次对傣医胆汁病特色诊法技术开展规范化研究,制定了“傣医胆汁病特色诊法的规范化技术标准”,为制定傣医其他疾病的诊断标准提供了示范,填补了傣医在特色诊法技术规范化研究上的空白。
    4.发表论文92篇,其中核心期刊23篇。
    5.发明专利5项:①“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申请日2010年05月13日,专利号:ZL201010171195.8,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11月09日;②“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申请日2010年05月13日,专利号:ZL201010171
288.0,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11月09日;③“一种治疗乳腺病的药物”,申请日2010年05月13日,专利号:ZL201010171179.9,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12月07日;④“一种治疗带状疱疹、黄水疮或急性湿疹外搽酊剂”,申请日2010年05月13日,专利号:ZL201010171251.8,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12月07日;⑤“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申请日2010年05月13日,专利号:ZL201010171271.5,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12月07日。
    6.主编专著2部,为《傣医名词术语解释》及《嘎比迪沙迪巴尼》,编写出版了《傣医基础理论》、《傣药学》、《傣医药学史》、《傣医方剂学》、《傣医诊断学》、《傣医临床学》、《傣医经典选读》傣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7部,现已作为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学专业和西双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并被指定为国家傣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国家傣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的参考书。
    7.“傣医药理论的整理研究”获200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傣医基础理论》于2010年评为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
    9. 培养了傣医方向硕士研究生5名。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