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中医药治疗社区常见病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一、研究内容
    1.筛选一批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
    以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推广性等为考核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经济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样调查,加权得分累加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处理,筛选出一批社区迫切需求的中医药治疗技术。
    2.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评价适宜技术临床疗效。
    按照循证医学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开展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在多个社区进行临床观察研究。
    3.建立规范化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方案及推广体系。
    ①通过文献查询,系统评价方法,对每一项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科学性进行论证分析;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专家咨询论证,最终建立规范化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方案。
    ②采取各种学习班、进修班、现场指导、计算机远程示教等多种形式推广,确立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为技术指导核心,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示范单位培训主体模式的推广体系,力求做到学员“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果、可持续”。
    4.综合评价推广绩效,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从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药治疗技术接受程度、掌握程度、熟练程度、患者对技术疗效满意度、价格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推广效果评价。
建立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为技术培训指导中心,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示范单位的主体模式,形成以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干预为导向,社区全科医生、护士为技术骨干,社区居民齐参与长效运行机制。
    二、创新要点
    1.理论创新。将中医 “治未病”思想创新性应用到社区预防、养生、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六位一体”全科医疗当中,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健康保健需求。
    2.技术创新。首次按照循证医学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对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进行临床验证;根据科学技术转化原理、系统科学原理,针对社区常见病的内治、外治、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进行配置、重组、集成,筛选出一批具有“简、便、验、廉、效”特点中医药治疗技术。
    3.推广机制创新。结合经济背景、文化背景、民族背景、居民结构特征,建立政府干预为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协调联动、社会动员、适当经济补偿、约束与激励并用的新机制。
    三、取得成果
    1.筛选出15项成熟度高、稳定可靠,易学、易懂、易掌握的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
    2.建立广西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1个、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成立了广西社区卫生医师协会。
    3.建立了规范化《社区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技术方案》。
    4.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
    5.获发明专利1项。
    6.出版中医进社区系列丛书1套。
    7.发表论文113篇。
    8.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一等奖1项。
    四、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
    本研究成果已在广西19个城市社区推广应用。接受培训社区医务人员2560人次,90%学员熟练掌握培训技术。患者总满意率为86.15%,年直接及间接节约医疗费用达2737.5万元,产生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