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益气活血法防治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7日

1.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中药应用研究范畴。以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为研究切入点,以前期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为基石,以高血糖引起糖尿病大鼠的虹膜微血管病变、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化为研究内容,采用“益气活血”治则,结合现代化检测仪器,采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技术,观察其防治眼部并发症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2.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观察中药干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
利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I期患者,利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进行干预性治疗3个月,结果证实其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有疗效基础上,深入进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一、建立糖尿病大鼠眼部并发症模型
利用裂隙灯、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速摄像和荧光血管造影动态观察活体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和速度、虹膜微血管血流状态;摘除眼球观察视网膜微血管和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的病理改变。
          实验二、益气活血法干预糖尿病大鼠眼部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干预糖尿病性虹膜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延缓糖尿病眼部病变发展的作用机制。
 3. 主要特点:
(1)临床观察:
①利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视野作为检测手段 ;②采用双盲双模拟手段,观察结果全部由第三方统计,确保实施过程真实可信;③ 利用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早期DR,以填补DR早期“无药可用”的空白,对于延缓DR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2)实验研究:动物模型:国内首次详细记载白内障混浊时间和程度分期、首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速摄像和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动态观察了虹膜微血管病变血流状态、首次发现在动物模型长达10月后形成增殖性视网膜新生血管。
研究发现:
①益气活血法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AGEs和RAGE mRNA的表达,减轻AGEs在内皮细胞、周细胞及基底膜沉积,减轻毛细血管壁的功能障碍;降低视网膜毛细血管ICAM-1和视网膜ICAM-1 mRNA的表达,减轻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降低视网膜、毛细血管VEGF和视网膜VEGF mRNA的表达,减轻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视网膜PEDF和PEDF mRNA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②益气活血法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的过度表达,抑制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减轻Müller细胞功能和视网膜神经元的损害;促进Müller细胞GLAST及GS的表达,及时有效清除细胞外过量谷氨酸,减轻高浓度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促进神经营养因子NT-3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
③益气活血法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虹膜微循环,促进血流加快,抑制血管异常扩张及改善虹膜微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增高状态;改善虹膜、四肢及耳廓等末梢微循环,增加单位面血流灌注量,缓解缺血状态。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