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针对甘肃省道地药材当归的规范化种植及其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多种试验和分析技术,对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研究,并制定出标准和规程。
在当归的规范化种植方面,通过对甘肃当归种植情况的基本调研,找出影响这种药材质量的关键问题。对当归病虫害进行调查和研究,利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初步解决长期使用高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造成的中药材农药残留问题以及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通过对当归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生物肥、化肥的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三种肥料对药材产量、质量的影响,初步解决化肥引起的当归有效成份下降、质量不稳、以及土壤板结等问题。对当归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产量和干物质的积累,确立最适宜的种植密度、行距、株距和规范的种植方式。对当归的保苗和选苗方法进行研究,提高当归的出苗率。在甘肃省岷县建立当归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和GAP生产基地并制定当归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在当归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采用常规技术、现代分析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当归栽培、野生、近缘种等种质资源调查、搜集、鉴定、评价;建立当归野生资源保护点、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植物种质资源圃及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筛选优良种质材料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其进行药效学评价;制订种质评价、保护、保存、选育技术规程和种子(质)质量标准。
该项目在甘肃省岷县建立起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规范化种植技术在当地推广后,给市场提供优质药材原料,不仅提高了当归整体发展水平,而且带动了甘肃省定西地区的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的意识和科技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定西乃至甘肃省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有力推动定西(当归种植区)乃至甘肃省农副产品优质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对解决地方就业、企业提高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规范化种植过程中,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止使用,对保护水、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保证。
建立当归的野外保护点、种质库和种质资源圃并投入使用后,对抢救、保存我国珍贵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对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填补生物资源种质保存系统的缺陷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当归优良种质材料筛选,可解决种质混杂退化的现实问题,从源头上提高药材质量,提高种质材料的抗逆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中药材地道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中药材生产,增加药农收入;当归种质资源(尤其是野生资源)评价、保护、保存和选育技术的研究不但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十分明显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