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针对颈部慢性伤病的治疗,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疗法众多,疗效不一,各有利弊,庞大的高发病人群中95%的患者更希望得到安全、有效、便捷和适宜度高的保守治疗。纵观目前国内外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医推拿是最为广泛和有效的疗法之一。本项目依据中医学“筋骨理论”,历经30年努力与探索,综合运用颈椎解剖学方法、生物力学电测技术和康复医学评估技术等多学科手段,通过在体、离体、模拟半在体的研究方法,阐明了推拿作用的经筋机制,继承并创新新了推拿技术,解决颈椎病的保守治疗的瓶颈问题,在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关键性突破。
1.在传统筋骨理论学术思想的指导下,首次发现了颈部经筋病变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致病因素之一,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了推拿治疗颈椎病经筋作用机制,创新性的提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是脊柱病中医学病因基础,建立“先治筋、后调骨”的脊柱病预防与治疗思想。
2.汲取沪上“滚法流派”、“内功推拿”学派的临床经验,借鉴现代手法医学的力学原理,通过生物力学、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创立了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颈部微调手法”,并提出了脊柱手法“可控、精细、安全”的指导原则,是现代手法治疗学理念的重大创新。
3.首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模拟人活体状态新技术,并将其运用于颈部经筋对颈椎椎间盘及小关节影响的研究领域,攻克了脊柱离体研究中无法模拟活体肌群动力状态的瓶颈难题,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研究及颈椎微调手法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构建了推拿方法学研究平台。
4.国内首次应用等速、表面肌电等现代测试评估技术,对颈部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发明了颈部肌群力学性能活体测试装置,建立了颈部肌群力学性能活体测试方法。临床研究显示,与牵引组显愈率53.33%相比,颈椎微调手法组的显愈率为82.69%。
【特点】
(1)基于经筋理论依据及实验数据,研制出的颈部微调手法是本项目临床应用的关键技术。该技术运用了脊柱运动学和手法动力学原理,依据颈部经筋中颈伸肌群对颈椎椎间盘及小关节作用的实验数据,结合了颈椎病传统推拿复位手法的优点,具有运动幅度小、定位准确,安全性和有效性二者兼顾易于推广等特点,并应用现代测试评估技术进行了临床疗效评价。
(2)本项目属于多学科交叉对中医传统经筋理论的现代研究,离体、在体和模拟半在体实验相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印证,为本学科相关病种研究提供了示范作用。
【应用推广】
第一完成人被聘为973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主要完成人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4名、进修医师1000余人。
出版相关论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1篇,授权专利3项,待授权3项,部分内容已编入“十五”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编入卫生部“十一五”研究生教材《推拿临床研究与应用》。
该项创新技术已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望京医院等3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带动我院推拿科成为全国推拿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十一五”推拿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等,通过全国推拿重点专科协作网络,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主办12次,并在8次国家和省市级学术会议中进行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