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分子机理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一、主要技术内容
     完成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金欣口服液抗RSV感染黏附、融合、复制及干扰素调控机理研究”(111042)、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清肺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等课题,从细胞、蛋白、基因的不同层次,病毒感染后细胞凋亡及病毒感染进程各环节,阐明了清肺口服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疗效机理。研究表明:清肺口服液抗RSV主要机理,不在于直接抑制RSV增殖,而是影响RSV生命周期,抑制RSV与细胞的膜融合,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及组织细胞功能。
    建立RSV体外细胞感染模型,采用直接和间接抗RSV活性法比较细胞存活率、细胞病变抑制率,采用病毒滴度测定方法观察RSV滴度变化,研究清肺口服液对RSV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含清肺口服液血清有直接杀伤RSV的作用,并间接作用于靶细胞上,阻断其与RSV的吸附或融合,对感染RSV的Hep-2具有保护作用。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RSV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发现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减轻RSV感染后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增加,核仁凝聚,核膜凹陷成夹层,包涵体形成,线粒体凝聚等病变。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总凋亡率及早期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蛋白Fas与FasL、Bcl-2与Bax的表达,以RealTime-PCR法检测Bcl-2、Bax mRNA的表达。发现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早期可通过调控Bcl-2、Bax的表达阻止RSV抑制凋亡,晚期可通过抑制Fas、FasL基因过量表达而拮抗RSV引起的过度凋亡。
    采用RealTime-PCR及ELISA法测定各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IFN-βmRNA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β的含量,结果提示体外细胞水平上,RSV不刺激HELF生成IFN-β,清肺口服液也不诱生IFN-β。建立RSV感染的大鼠肺炎模型,获取动物血清,研究清肺口服液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发现在动物整体水平清肺口服液可诱导RSV感染宿主体内IFN-Ⅰ,调节TNF-α及IL-10等细胞因子而达到间接抗病毒作用。
    建立病毒体内外感染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体外转录、RealTime-PCR、ELISA 等技术,研究清肺口服液对RSV感染生命周期影响及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清肺口服液可通过抑制F蛋白表达,阻止病毒与细胞、细胞与细胞的膜融合;抑制RSV感染细胞的增殖,推迟或减轻细胞病变;拮抗RSV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及活性氧异常升高,维持钙离子内环境稳定、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调节ICAM-1表达,缓解RSV感染后细胞的异常变化。
二、授权专利情况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清肺口服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3131642.5)。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专家组“鉴定意见”认为“课题组……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了该药的作用机理,……研究工作达到了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药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四、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药品用于临床治疗患儿已有10万人次以上。仅近五年就新增收入312万元;《药品临床研究批件》《发明专利证书》获转让费170万元。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