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全军“十一五”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及中医药研发推广专项课题,属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应用研究领域。在胸部肿瘤放疗中,放射性肺损伤是最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9%~53%。因其发病率高致使肿瘤放射剂量不能提高,直接影响肿瘤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防治放射损伤的化学药物有含硫抗辐射药、钙拮抗剂、甾体激素类、雄烯二醇等,但副作用较大,多数处于实验室阶段,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化学药物更少,临床疗效低。中药具有高效低毒、天然药物等特性。该系列研究自1996年起,经过10多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确定益气活血中药方剂为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最佳方剂,疗效显著高于其它治疗方法,并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基因水平层面对其作用机理进行阐述。该成果具有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优势,解决了放射性肺损伤防治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治疗方药,为研发抗全身辐射损伤药物进行前期准备。
该成果:⑴创用小剂量射线重复辐射制作大鼠肺损伤模型,符合患者长时间、反复照射的临床放疗实际,为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可行的、科学的、实用的模型。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法,首先确定了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最佳治则方剂及剂量组成,该方剂疗效高于其它治疗方法11.4%,发病率降低13.1%,肺损伤体积平均减少12.7%,肺放射线耐受性提高4.9Gy。⑶首次阐述益气活血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是通过影响TGF-β1、TNF-α、ET-1、γ-IFN等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实现的。⑷国内率先初步建立了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剂量体积直方图对比分析、动态观察辐射治疗后的射野中心CT值及放射性肺损伤体积、肿瘤近期疗效、生存期、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健康指数、骨髓抑制等,应用CT值、放疗计划系统测定放射性肺损伤轻重,多个评价指标是首次引入,该体系较符合临床特点,已被他人引用或采纳。⑸益气活血方药不仅对急性放(辐)射性肺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还能减轻后期的肺纤维化。同时还能提高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效果,减轻放疗引起的其它临床副反应。该方剂不但能防治放射损伤,而且还能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为研发抗放射治疗新药打下坚实基础。
该研究部分成果在《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十余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被许多学者引用,部分文章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撰写《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损伤》专著一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解放军第一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等军内外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普遍反应良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益气活血口服液易于接受,制作存储方便,且价格低廉,易于保存及携带,易于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单位推广应用,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