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隔物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规范及机理研究》为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7010300199)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研究项目(编号:06-07LP25)。项目研究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3个临床试验中心进行。
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KOA)是中老年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药物和手术均有其局限性。本研究在已有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以传统中医理论指导,辨证分型,运用不同隔物灸法治疗。并按最新临床医学研究模式循证要求,通过多中心,随机、盲法与西药及温针灸方法对照,按照国家最新诊疗标准,对隔物灸法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肯定辨证运用不同隔物灸治疗KOA的疗效及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及新思路。并通过建立KOA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灸法对模型动物痛阈的影响,同时检测模型动物血清、关节滑液和关节软骨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MMP-3、iNOS的含量,以探讨其效应机制,部分阐明其作用原理。
该项目按期完成,并在安徽省科技厅的组织下,于2010年10月通过由石学敏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给予较高的评价,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10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及2011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
1.技术指标:①通过研究,完成462例患者,共842只患膝临床病例研究及KOA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肯定辨证隔物灸法治疗KOA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证实了中医“辨证论治”、“三因治宜”学术思想在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创新了灸法应用的理论基础。②成功建立了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及各指标测定,初步探讨了辨证隔物灸治疗KOA的机制。③制定了KOA中医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艾灸》的研究制定并由国家颁布实施以及一项国家专利的研制。
2.经济指标:①本疗法临床疗效肯定,自项目实施3年以来,仅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的累计门诊量突破30000人次,住院人数累计突破1500人次,有效率高;该项目临床应用在安徽省中医院直接业务收入近70万元。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②举办四期全国暨安徽省继续教育学习班,目前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3.知识产权:①专利1项“电控温加热微烟艾灸头”( XQ12079365511)。②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9篇,相关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获得肯定。③出版专著1部。
4.人才培养:通过本项目研究基础,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针灸学,国家重点专科专病——膝痹病,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国家中管局科技项目3项;通过国家及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养人才数百人,并培养毕业境内外硕士研究生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