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清热燥湿凉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理研究及临床观察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6日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一、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属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
二、主要内容:
1、中药方治疗UC大鼠实验研究,经统计学比较后,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与SASP组疗效相当。 中药方有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它们可能均有下调血液粘附分子CD44、CD54的作用,从而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Bax参与UC的形成,中药及SASP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实验主要对中药方治疗UC大鼠进行一般情况及组织学观察(包括肉眼观察肠粘膜损伤、病理切片以及电镜观察),从而准确地、客观地反应中药方的治疗效果。实验证明,中医辨证施治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前提,动物实验的造模必须符合中医证型,乌梅丸是治疗UC(缓解期)最有效的方剂。
2、乌梅丸均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NF-КB与UC发病关系密切,乌梅丸可能通过抑制NF-κBp65活性从而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经比较后,乌梅丸疗效比SASP组疗效好。同时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同时测定乌梅饮片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可作为乌梅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也为提取乌梅治疗UC有效成分打下基础。
3、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苦参提取物)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L-2的生成、促进IL-10分泌和抑制NF-КBp65的激活发挥治疗作用。
4、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方(清热燥湿凉血法)对UC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抑制NF-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可能是其治疗UC的疗效机制之一,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三、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中药方治疗UC大鼠实验研究,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与SASP组疗效相当。乌梅丸均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NF-КB与UC发病关系密切,乌梅丸还可能通过抑制NF-КBp65活性从而使UC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乌梅丸对UC缓解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清热燥湿凉血法(苦参结肠溶胶囊方对UC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不仅对UC免疫作用机制有进一步认识,而且对中医药治疗UC有效性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今后寻找更有效的中医药提供研究思路,故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该成果应用前景广阔,在省内外广泛临床应用、推广,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