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历经近20年,在7项科研课题支持下,开展了递进研究。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技术,在6家医院开展了1010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调查,掌握了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中医证候特点与演变规律;通过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了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在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并根据基层医院特点建立了7家推广示范基地,形成了适应基层医院需求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并以气道慢性炎症为切入点开展了实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缓解期开展中医药防治哮喘发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了中医药在缓解期防治哮喘的临床疗效并初步阐明了作用机理。
通过项目研究形成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和院内制剂及专利,提高了哮喘中医防治效果和研究水平。
1. 哮喘中医证候研究:本研究在文献调查基础上,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技术按医院等级分层,共选取6家医院(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3家;中医医院4家,西医医院2家)调查抽样医院一年内共1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和演变情况。阐明了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的证候分布及各证候病性、病位要素分布情况,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发表相关论文7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研究成果获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项。
2. 哮喘发作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研究:以哮喘气道慢性炎症为切入点,针对哮喘发作期“肺气不宣、痰瘀互结、风盛挛急”的病机特点,制定了“宣肺平喘、祛痰行瘀、疏风解痉”治则,创制出“杏贝冲剂”、“麻芩合剂”,开展临床与实验研究;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制定了发作期辨证论治系列方药,完成396例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系统评价了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在3家二级医院完成了116例推广示范研究病例,形成了适应基层医院需求的哮喘发作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研究成果写入行标《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和《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共形成院内制剂1项:杏贝定喘冲剂;发表相关论文17篇,参编论著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建立了7家推广示范基地,研究成果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内领先水平成果2项。
3.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哮喘缓解期治疗方案研究: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辨证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对13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干预研究,凝炼方药形成“补肺颗粒”开展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明确了“治未病”理论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通过哮喘缓解期中药干预动物实验研究,从免疫及气道炎症等角度阐明哮喘缓解期中药干预的作用机理。证实缓解期合理中药干预可以减轻哮喘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气道重塑作。发表相关论文2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研究成果获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项。